各省辖市教育局,各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厅直属单位、直属学校:
杜广云,男,汉族,
一是学习他扎根山村,矢志不渝,奉献教育的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无比热爱,献身教育,是杜广云同志始终如一的理想追求。杜广云同志所在的大山沟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山区,地理位置偏僻,生活艰苦,教学条件差。杜广云1981年7月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这所学校担任教师。多年来,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一直扎根偏远的山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尽职尽责,毫不懈怠。学习杜广云,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转化到扎扎实实的行动中去,像他那样忘我工作,全心全意,献身教育。
二是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杜广云在思想上教育、启迪;在学习上诱导、帮助;在生活上关怀、体贴,远远胜过了自己的子女。近年来,经过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大沟村小学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原已破旧的教室便成了杜广云的寝室,从此他以校为家。杜广云不仅仅是老师,他
三是学习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拼搏实干的优秀品质。杜广云致残后,他常说的话是:“我是教书的,不能耽误学生上课”。从学校到杜广云家约一公里的路程,中间需要踩着石头穿过一条小河,爬过一座陡峭的山坡。冬天雨雪,山路更是湿滑难走。十八年中,在这路上,杜广云也不知摔过多少次,仍是每天准时赶到学校,从没迟到过一次。杜广云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重于生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满腔热情地忘我工作。学习杜广云,就是要学习他身残志坚,迎难而上,忠诚事业,服务人民,拼搏实干的精神。
四是学习他淡泊名利、扶贫助困、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山区的生活是艰苦的,山区的教师是清贫的。大沟村地理位置偏僻,以前路、电不通,没有老师愿意来教学,而杜广云却是这所学校唯一一个“铁打”的教师,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在以校为家的日子里,他还经常用微薄的收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学习杜广云,就是学习他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不图回报,永远把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全省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向杜广云同志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来学习和实践杜广云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德。在学习活动中,要把学习杜广云先进事迹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孟二冬、王生英等优秀教师典型结合起来,与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结合起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党组织对学习活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要配合新闻媒体对杜广云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学习活动集中进行宣传报道,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各地、各学校的学习情况要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