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宣部重点文艺创作推进会要求,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以此讴歌伟大的长征精神、致敬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奇迹,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由中共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等联合出品,河南歌舞演艺集团、郑州师范学院合唱团联合演出的歌剧《银杏树下》,于5月13日展演验收,16-17日在河南省艺术中心正式首演。
该剧故事取材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革命老区,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通过四张尘封的欠条作为剧情贯穿,采用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站在当代、回望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几个重要阶段,讲述洪姑和红二十五军五个娃娃兵之间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
我校学生与4月26日正式跟进河南歌舞剧团进行紧锣密鼓的复排训练。比起去年刚进剧组的青涩,这次复排训练我校学生合唱团更加成熟,在熟悉的旋律中,反复琢磨领悟更深刻的感情,唱歌不但只唱旋律,唱的更是崇敬。因为时间紧张,“五一”长假期间,同学们退掉了回乡的车票,放弃外出旅游的机会,和主演老师重新汇聚到“银杏树下”,为5月16日即将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进行紧张地冲刺修改提高排练。
5月8日我校学生正式进入河南省艺术中心进行全体排练,炎炎夏季,艺术中心的后台本就闷热,同学们更要穿着冬天的大棉袄来演绎大别山的穷苦人民,更甚至一部分男同学一个人就要演八九个角色,来不及换装时经常里三层外三层的套在一起,在实际排练过程中一排就是一整天,学生们在排练间隙的休息时间为了快速恢复体力也常常躺在地上休息,虽然整个排练过程很艰辛,但是同学们不怕辛苦,每个人都在坚持着,为能代表河南省去北京向祖国献礼而感到骄傲。
5月16日歌剧《银杏树下》正式在河南省艺术中心首演,舞台上每位演员热血沸腾。舞台下每位观众热烈鼓掌。同学们纷纷表示,穿上演出服装,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不再是学生的身份,我们是大别山的人民,是大别山的战士,对大别山对祖国怀着最炽热的爱。排练再苦再累都不畏惧,同学们始终怀着大别山先烈的敬重之情。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部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这是一场泪水与掌声交织的演出,对我校学生来讲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