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系列活动的指导意见》(豫教党〔2020〕31 号)精神,进一步激发我校干部师生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师生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按照工作部署,1月16日,我校在东校区综合楼设立分会场,组织学校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30余人,参加“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高端论坛。
“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高端论坛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人民网公开课协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刁玉华出席论坛并讲话。刁玉华在致辞中强调,“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抗疫精神的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省教育系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机化为教育契机的有效途径。各高校要紧扣时代主题,强化育人成效,在四个方面纵深推动:一是主题鲜明强化引领。要广泛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领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认同”、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内容鲜活触发共鸣。要在认真讲好抗“疫”故事的同时选树宣传在疫情防控一线中教育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强国之志、实践报国行动。三是形式多样润物无声。要统筹第一课程和第二课堂,融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台,邀请战“疫”英雄、时代楷模等进校园等多种新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四是成效鲜亮铸基强魂。要坚持成效导向,利用多种渠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一批主题教育鲜亮成果,示范广大师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自觉。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等7位专家围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分别从伟大抗疫精神源头探索、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树牢“四个认同”的重要性、生命教育实施策略、抗疫“教材”对立德树人的方法论启示等方面就如何将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教育元素落实到立德树人教育过程畅谈各自的研究思考。
我校参会领导、教师一致表示,将结合学校和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此次“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高端论坛的学习,继续围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活动主题,深入阐释伟大抗疫精神,探讨伟大抗疫精神对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教育元素,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落实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为积极推动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