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ews
学校新闻>网站首页当前位置:

《河南日报》专题报道我校就业创业成绩与经验

60])I80)WA5THK1B{1LTSQJ.png

1.png

2.png

4.jpg

5月8日河南日报》评论高起点 大跨度 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题,题报道我校就业创业成绩与经验

5月初,就业季已经过半。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学生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起点、大跨度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学校立足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按照“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思路,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文、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在校生规模近2万人,每年毕业生约5000人。为了保证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党委根据中央提出的“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于2012年将就业指导中心从原招生就业办公室单列出来。

厘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要求

学校在调研、参观、学习、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总体要求和总体原则。

总体思路,即“加强校地、校际、校企合作,采取长线订单式培养和短线订单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吻合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总体要求,即“高起点、大跨度、强力推进学生就业工作。”

总体原则,即“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部门配合、全员参与。”

组建两个中心,搭建就业平台

我校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作用,同时也为贯彻学校“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思路,经过两年努力,2016年,郑州人民政府依托郑州师范学院成立了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这一中心共有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孵化、项目聚集、实训育人、信息服务等六个平台。它的建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这一职能作用,同时也为贯彻学校“教师教育做精做强”的思路,2017年,河南省电化教育馆依托郑州师范学院成立了河南省STEM教育研究中心。STEM教育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知识,通过建立学校、社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在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成长。郑州师范学院除加强自身关于STEM教育的理论研究外,还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当中,大大提高了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为保证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实施“一把手工程”,在学校层面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赵健、校长孙先科任组长,副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校内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现已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指导检查,考评督导学校就业工作。各二级学院也相应成立了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现已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此外,各二级学院还设立了一名由毕业班辅导员担任的毕业工作联系人,确保就业工作在校院两级之间渠道畅通。

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学校先后制订了《郑州师范学院学生就业工作暂行管理办法》《郑州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评估实施方案》《毕业生跟踪调查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完善,保证了学校就业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

组建专职团队,确保教学质量

就业指导中心(现已更名为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组建伊始,就成立了大学生职业教育教研室,组建了一支从事大学生职业教育教学的专兼职师资队伍。2015年,在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由6人构成的专职大学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逐步走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学校2014年就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的第二学期和第五学期分别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在专科的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这些课程学时充足(70学时),学分单计,使每一个在校生都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职业教育。

在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总结、凝练出了案例教学、影视教学、调查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2-3种教学方法,以增强教学实际效果。例如,在讲授自我探索的兴趣探索、性格探索、技能探索和价值观探索时,先后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影视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形象、直观、生动、深入浅出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学生觉得有趣、易懂、好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就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学校结合专业教学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实践实训环节,努力搭建以河南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3年来,聘请校外专家25名,举办31场讲座,参训学生6000人次,孵化项目24个,带动100余名学生就业。2016年,将大学生创业大赛更名为创新创业大赛,两年来共举办两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36个团队参赛,24个团队获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近几年共获得一、二、三等奖502项。

重视就业指导,服务形式多样

为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全国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为辅导员、职业教育教研室教师、中层领导及校领导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先后选派6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交流学习,不断丰富指导内容,提高指导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学校每年对大三学生开展一次就业意向调查,覆盖率达80%。根据学生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2017年4-5月,学校邀请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教研室陈东东老师和惠济区教育局教研室赵杰老师,针对往年招教考试出现的问题,为毕业生进行了教学过程、教学技能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在学生毕业前还举办就了业形势分析、政策宣讲、心理调适、择业技巧等方面专题讲座。创建毕业生微信公众号,使毕业生可以及时了解就业信息。举办冬夏两场大型双选会,到会用人单位近1000家,提供岗位近30000个。举办30场小型招聘会,到会用人单位50-60家,提供岗位2000个左右。举办地区、行业专场招聘会近10场,到会用人单位80家,提供岗位1000-1500个。在学生就业后,学校委托第三方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编写《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关注困难群体,加大帮扶力度

学校就业工作着眼“就业一人,帮扶一家,温暖一片”的社会效益,注重帮扶家庭困难、少数民族和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积极落实求职补贴政策。3年来,学校为341名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37.1万元,确保毕业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影响求职就业。二是对少数民族和残疾人毕业生“一对一”帮扶,对残疾人开展剪纸、插花、装裱、芭蕾舞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少数民族和残疾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17年10月,帮助特殊教育学院聋生张伟同学组建了聋生创业团队,创办了“郑州凡转人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寻找投资人,在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安排了公司办公场地。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3年来,郑州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分别为84.91%、88.85%、95.11%。在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基本技能大赛中获奖总人数和一等奖总人数连年全省第一。近300家企业多次到学校选人用人,并对毕业生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郑州西斯达教育机构董事长张国星先生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是: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强,极具团队意识,得能兼备,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业。

2017年,校荣获了“河南省教育厅第四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领军高校”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又荣获了“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品牌高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