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理解新闻的时效性、新奇性与公开性,更好把握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净化的功能,以便记者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抢到发问的话筒,写出一条细致入微、有血有肉的新闻稿,9月27日下午,英国广播公司(BBC)退休记者董守良以《中西新闻报道之比较》为题,在公共教学楼A区301教室,为我校文学院影视传播系的师生们进行讲座。
本次讲座是我校专家讲坛系列活动之一。讲座开始前,由科研处副处长范红娟向董守良先生颁发客座教授聘书。董守良先生也向我校赠送了其撰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
据悉,董守良先生曾任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1985年出国留学后,先后任职加拿大广播公司国际台、英国广播公司与加拿大OMNI电视台,创办加拿大第一个汉语普通话电台节目《华夏之声》。1992年开始研究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外籍卫视科恩,历经20年撰写出版《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从业西方主流媒体20余年,既是记者、制片人又是学者、作家。
董守良先生从新闻理论、操作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讲座。董先生指出,尽管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新闻观念、新闻体制不同,但追求时效性、新奇性、公开性的原则大体一致,均需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恪守社会净化的职责。据此,董先生对部分媒体低俗化的现象予以强烈抨击,尤其强调新闻人必须具备区分“传闻”与“新闻”的能力,切实保证传递真实信息。
董先生还与师生们分享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强调新闻要抢,要出奇制胜;认为新闻报道要从细处着眼,真切入微,要从平凡人、小故事的视角报道大事件,强调新闻记者一定要坚持中立,使用中性词,避免主观褒贬。
在回答提问、师生互动环节,董先生建议影视传播系的同学们要博览群书、扩展知识面;要多动手、勤练笔,提高写作能力;要适应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形势,在学好中文的同时、学好外语,并对影视传播系学生在交流环节表现出的学习热情与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作为郑州师范学院的自家人,他以后还会来,年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