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5月中旬起,河南省新郑市一在建工地足球场规模的基坑引来上万只崖沙燕筑巢,在金钱与生命的博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小小燕子掀起不小的“蝴蝶效应”。我校自然博物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崖沙燕栖息地保护行动,致力于“关爱鸟类共享蓝天”。
1、以河南省野生鸟类观察学会、让候鸟飞等公益组织为主,持续关注、研究该崖沙燕种群整个繁殖期生物学行为,开展崖沙燕的繁殖行为学研究,分析繁殖行为、栖息地选择规律。
2、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当地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保护崖沙燕的栖息地,为其顺利完成繁殖期保驾护航。
3.调查郑州周边地区崖沙燕分布情况,寻找已有崖沙燕栖息,并且适合,人类干扰度低的适宜环境进行保护,以有效避免人鸟相争的再度发生。论证建立崖沙燕保护区(栖息地)的可行性等。
4、及时将崖沙燕生物学特性等科学的信息告知公众。引导公众科学认知自然、爱护地球家园。正确对待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鸟类给人们大自然本质的美感,使熙熙攘攘的人们从喧嚣回归到安详、和谐的世界中去。小小崖沙燕掀起大大的“蝴蝶效应”,在野生动物的生命与人类眼前的利益博弈中,以人类友好的让步为燕子赢得生存的空间。该种群的燕子目前是安全了,明年栖身何处?别处的燕子有同样的幸运吗?芸芸众生皆有幸“万类霜天竞自由吗”?
人类不能承受“野生动物终结者”的恶果,让我们在谋求幸福生活时,让渡一点空间,为了燕子们的生存与繁衍!
附:部分媒体报道
崖沙燕 (李振中摄影)
5月24日,李长看接受东方卫视针对崖沙燕栖息地保护的采访(张红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