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王北生首先说明了作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的功用及存在的弊端;然后对近几年提出的国民幸福总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简称GNH)的概念作了详细介绍,明确指出GNH是一个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最早是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这一指标的提出,使人们开始从关注物质转变为关注个体的精神感受、从关注条件改善转变为关注人生目的。
结合对我国教育现状的研究成果,副校长王北生强调,教育是促使个体获得幸福感受的有效途径;教育可以达成政府善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繁荣与增长。要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就必须改变目前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保证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并努力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和人格发展的有利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追求幸福的能力。
最后,副校长王北生回答了学生提出的有关高考制度改革及生命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体现等问题。